态度的治疗

浏览量:5289

来源:www.chinancc.net 作者:王学富 发布时间:2017-12-15 14:49:26 字号:

12311111111.png


直面心理治疗,从根本上说,是一种态度的治疗。在直面心理学看来,心理障碍反映的根本情况是:不是“人”病了,而是“态度”病了。


人的态度有两种:一是逃避,一是直面,它们也是人性的两种基本倾向。“病”的本质是一种逃避的态度,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逃避行为。


态度是怎样形成的呢?关键是阐释。人是文化的动物,文化是用来解释行为的,因此也可以说,人也是解释的动物。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,人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,而动物似乎不会。之所以说阐释很关键,是因为,人在怎样阐释他的生活,他就在过怎样的生活;人在怎样阐释自己,他就成了怎样的自己。好的阐释创造了意义,使人成长;不好的阐释制造了症状,使人躲在里面逃避成长。


症状显示这样一个基本的心理过程:因为受伤,人感到害怕;因为害怕,人不愿面对;因为不愿面对,人就想逃避;因为逃避显得不好看(文化的作用),人就会寻找理由来解释或掩饰;太明显的理由连自己也说服不了,人的潜意识就会出来帮忙制造一个理由;有了一个合理化(让自己相信)的理由,人就开始了逃避。逃避久了、深了,就成了症状。因此,我们说:症状是逃避的理由。但这样说,当事人会觉得冤枉,因为他不知道,他不是有意的。


关于直面的治疗,我常说一句话:不是事实,而是关系;不是真理,而是解释。直面治疗的本质,就是通过建立关系,通过重新阐释,帮助当事人从内心里建立直面的态度,在生活中自觉选择直面的行为。直面的态度和行为,归结为一句话,就是:虽然感到害怕,依然尝试面对。


案例

 

举例来说:有一个大学生前来寻求心理咨询,他的症状显示为这样一些问题:不跟同学交往,放弃学习,沉溺网络游戏,结果导致多门功课不及格,面临被学校退学的处罚。了解当事人的过去,发现他从小学到高中,从来不跟同伴交往,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习,只求成绩好,考上名牌大学。因为成绩好,听话,长得好,他所到之处,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,受到老师的赞扬,同学的羡慕,家人的宠爱与保护。他受到所有人的保护和照顾,不用做任何事情,不用参与任何活动,他压抑自己所有的愿望、欲求和乐趣,只是为了实现考上重点大学这个目标。结果他如愿以偿,却出现了问题。到了大学,他发现自己原来是大学生中普通的一员,失掉了往日的光环。而且,因为缺乏人际经验,思维太单一,行为反应幼稚,生活能力不足,他不断受到挫伤,导致自卑、逃避、自暴自弃,回避同学,沉溺网游,失掉了学习的动力,对未来也没有目标。在谈话过程中,我发现他的内心里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愿望——回到他那最为光彩照人的高中时期,因而对现实中所发生的一切采取了拒不接受的态度。辅导即从这里开始。

 

我们要改变什么

 

我在面谈中给当事人讲了一个故事:


释迦牟尼带众弟子外出游历,一路上给他们讲授诸般人生智慧,其中谈到信心,释迦牟尼说:信心的力量是无限的,有了信心,可以移山。正这样说着的时候,他们眼前出现了一座大山,挡住了去路。要翻过这座大山,真是太不容易了。于是众弟子要求释迦牟尼:“师傅,请用你的信心把眼前这座山移到我们身后去。”释迦牟尼想了想,向大山呼喊道:“大山,你挡住我们的去路了,我命令你移过来,移到我们身后去,好让我们继续赶路。”看到山纹丝不动,众弟子面面相觑。释迦牟尼清一清噪门,又一次用更大的声音向大山呼喊:“大山,我命令你移过来。”山依然不动。这时众弟子开始交头接耳。这时,众弟子看见,释迦牟尼师傅神态从容、步伐稳健地朝大山走过去,一边说:“既然山不到我跟前来,我就到山跟前去。”


讲完故事,我问当事人几个问题,并且跟他进行探讨:


一、释迦牟尼知道不知道山根本不会移到他跟前来?当事人回答:他知道。


二、那他为什么还在那里向山呼喊,难道不怕在弟子面前出丑吗?当事人回答:这我不太明白。接下来,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,释迦牟尼的弟子们对事情有一种不切实际的、不成熟的期待,因而他们发现山不移动,才感到一头雾水。为了让弟子们真正获得领悟,释迦牟尼不惜现身说法,做一场生动的演示来教导他们。从这里,我们看到,释迦牟尼是一个伟大的老师。


三、释迦牟尼说“既然山不到我跟前来,我就到它跟前去”,这话是什么意思?这位大学生回答:在生活中,有许多事情是人根本无法改变的,但人可以改变自己。当事人的回答是好的,但这回答只停留在道理的层面,道理必须跟他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,才会产生自己的感受,才会获得真正的觉察。


四、现在,看一看你的生活里有没有大山,它拦住了你的去路?以及,你面对这座大山的时候,你是怎么想的?你在怎么做?


在接下来的探讨中,当事人发现这个故事跟他的生活之间的关联,他发现,在他的人生旅途之中,从小学到高中,一路平坦,他一直信心很足,但走到这里,他的眼前突然出现一座大山——就是他的大学。在他的期待里,大学不是这样的,这里的一切让他感到失望。像释迦牟尼的众弟子一样,他巴不得有什么魔法把这座大山移到身后去,从他的生活中消失,他不要这样的大学,他不要爬这座大山。这个故事如同一面镜子,让他看到,一年多来,他似乎一直在那里向大学呼喊:“这样的大学是不对的,你必须像高中一样!”然而,不管他怎样呼喊,大学依然是大学,并没有变成高中。他感到沮丧,在人生的中途停了下来,内心里反复说:为什么这样?为什么这样?他反复说为什么这样,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。


这,就是他的态度。


我说:“在那个故事里,释迦牟尼说了一句话:既然山不到我这里来,我可以到山那里去。现在,面对你的大学,也请你说一句话。”


当事人开始不愿说,后来说了出来:“既然大学不会变成高中,我就把自己从一个高中生变成一个大学生。”

这,是一种阐释,也是一种新的态度。


这个态度,可以在当事人的内心里建立起来,可以对当事人生活中任何一个场景说话,如,当工作不像我头脑里设想的那样的时候,我怎么办?当那个女孩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完美的时候,我怎么办?当生活不完全是我所期待的那个样子的时候,我怎么办?

 

因果相生

 

面谈继续进行,我跟当事人对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探索与分析,探索和分析出来的情形就如同我在“从天堂里来的孩子”一章中所作的阐述。


然后,我问当事人:“你身上发生这一切,在你现在看来,是偶然的、突入其来的、毫无来由的吗?”


当事人的回答很明确:“这些迟早都会发生。”


此话一出,就表明当事人在态度上发生了一次转变。在此之前,他的阐释是:发生的这一切都是莫明其妙的。因此他感到困扰:“为什么在我身上发生这样的事?”他无法理解,也拒不接受。现在,他理解了,也能够接受了。

对于心理咨询来说,接受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态度,用罗杰斯(Carl Rogers)的话来说就是:接受是改变的开始。


接着我问当事人:“你相信不相信,你现在所遭遇的这些痛苦和挣扎,对你来说是必须的、必要的,甚至是有意义的?”


在经历一番探讨之后,当事人意识到:“是的,我现在所受的苦,或早或晚总要临到,只是在过去,我一次一次都躲过去了,现在,我必须受这个苦。如果这些苦对我来说是不可回避的,我就只能承受它们。”


这就应了陀斯妥也夫斯基的一句话:“我不是害怕受苦,我是害怕白白受苦。”


当一个人发现他所受的苦是有意义的时候,他就愿意承受这个苦,并且在受苦中成长。

 

好坏转化

 

许多家长对人对事有一个固定的看法:好就是好,坏就是坏。例如,孩子过去成绩好,一切都好。孩子现在成绩不好,一切都不好。这样看人看事,是一种孤立的、静止的态度。直面的医治者相信:好与坏在不断转化之中。前面“好”,不一定真的就“好”,更不会永远都“好”。当人为“好”而欢笑的时候,看不到“好”里隐有危机;当“问题”出现的时候,人们也看不到“问题”里潜伏着改变的契机。这是古人早已道出的智慧: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在咨询室里,当事人的母亲在流泪,我却在当事人身上发现了改变的可能与资源。当事人过去一味学习,不见得就完全是好;当事人现在沉溺游戏,也不见得彻底是糟。当事人过去只是在学习上表现“好”,但因为玩耍太少,压抑太多,他的潜意识里就留下了空缺,以至于到了现在,在生活中受挫的时候,他会去寻找一种玩耍的方式,一下子沉溺其中,不能自拔。这种对迷恋网游的行为,看起来是不好的,但它的动机是出于寻找一种对过去的补偿。当当事人意识到这一点,并且在辅导的帮助下,他能够在现实中找到适当的途径来获得他的乐趣的需求,他就会在“太少”与“太多”之间获得合理的平衡,就会找到乐趣与意义的结合,改变就会发生。

 

改变的过程

 

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是:陷入这种状态,非其所愿;曾经尝试改变,只是未能如愿。对此,治疗师能够给予体谅或同理,不能抱有偏见,更不要过于加以责备。我关心的是:为什么改变没有真正发生?我就此向当事人提出一系列问题,目的是引导他去探索其中的原因。我问:“你过去肯定想过,不能这样下去,必须做出改变,是不是这样的?”当事人对我说:“是的,我想过许多次,并且多次尝试做出改变,但总不见效。”我停了一停,才问:“你是否接受做出改变需要一个过程?”当事人陷入沉默,我知道这个问题让他有所反思。


在生活中,许多人以为,改变只是方法的问题,只要找对办法,改变就会发生,而且会立竿见影。甚至,许多家长说一番道理,就期待在孩子身上发生立竿见影的效果。但事实是,改变并不轻易发生。在咨询室里,我们面对是改变长期不能发生,以至于形成了心理的问题,而这背后,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:人们太相信方法,太忽略态度,太要求立竿见影,太不能接受过程。对于那些受到过多保护的、在赞扬声中长大的孩子来说,更是如此。在他们的那里,改变是魔幻的,而不需要经历一个过程。他们以为,只要他们想改变,改变会像他们期待的那样发生;如果没有,他们很快选择放弃,并且在放弃中渐渐失掉了信心,就会觉得自己太笨,就会觉得环境大糟。


在当事人身上,我的一个基本发现便是这样:改变之所以没有发生,因为要求改变必须像他期待的那样发生;改变之所以没有发生,是因为他想一下子改变一切,而不接受改变需要一个过程。但在面谈过程中,当事人有了一个发现,“原来,改变是在过程中发生的,要真正改变,我必须接受过程。”


这是一个新的态度,也是一个成熟的态度,它就成了改变的先导。

 

改变的动力

 

在当事人身上,不仅有各样的问题,还有丰富的资源。治疗师需要帮助当事人发现和确认这些资源,它们可以成为改变的希望与信心。我在辅导过程中发现,当事人自身有很好的悟性,简直是一触即通,触类旁通,只是这个可贵的资源在过去却受到了遮蔽,未能真正发挥出来。还有,当事人在过去的学习中,不只是成绩好,而且在功课之外有广泛的阅读。因此,虽然他缺乏现实的经验,他的内部却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资源——经过治疗师的点化,以及他自身的转化,这些就成了智慧的资源。因此,我对当事人做了一个比喻:地面上是迷雾,迷雾下面是厚实的大地。


直面的治疗,也是树立信心的治疗,信心是从当事人内心里建立起来的一种态度,它可以成为当事人改变的动力。

 


下一篇:直面心理学 上一篇:流动的治疗